一些地方大把良田不種糧,吃飯咋辦?

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及糧食安全。他指出:“過去是南糧北調,現在是北糧南調。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種糧食,要麼建養殖場,要麼是種花卉果木,那麼糧食怎麼辦?

總書記關心的是“三農”領域的重要問題——耕地“非糧化”。
圖源:網路


現實中,部分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區,大面積改種經濟作物,糧食播種面積大幅減少。有媒體報道,一些農戶在基本農田上栽植蘋果、酥梨、獼猴桃等果樹,耕地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產糧食;還有的地方靠近河流湖泊,村民便將承包的耕地挖成坑塘,搞水產養殖。

大把的上好良田為啥不種糧?答案不難理解:相較於糧食作物,種植經濟作物“更賺錢”。

在調研中,筆者遇到過不少“改經退糧”的例子。

比如,中部省份某村有2萬畝耕地,曾是有名的產糧大村。但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當地農民陸續開始種植西瓜。到2012年,西瓜種植面積超過該村耕地面積的一半,成了名副其實的“西瓜專業村”。對於這一轉變,村民們並不諱言:“一畝西瓜地的收入頂得上種兩畝糧。”

相對發達的東部省份同樣存在類似現象。東部某鎮大概有4萬畝耕地,原本主要用於水稻種植。2013年後,該鎮開始大規模轉向苗木種植,佔用耕地面積已超過80%。一位苗木商說:“一畝苗木的利潤差不多能超過1萬元。”

除了追求經濟效益外,有的地方因為土地細碎分散,溝渠常年失修,農業機械化推進困難,農戶乾脆放棄種糧,轉而種植果木或者直接拋荒。在許多農戶看來,自己承包的土地,愛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改經退糧”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對糧食生產的忽視。

農業種植結構如何最佳化調整?有的地方在認識上就出現了偏差,將最佳化調整簡單理解成壓減糧食生產。看到種糧收益偏低,就引導農民大規模發展花卉種植,搞西瓜、草莓等水果產業;有的地方熱衷於建設現代化田園綜合體,動輒佔地成千上萬畝,或者出於面子上好看,租用耕地種植花草樹木,人為製造“景觀”,結果就是,許多耕地不再種植糧食作物,成了形形色色的政績工程展示田。

在一些政府的推動和市場激勵下,資本下鄉也加劇了耕地“非糧化”。客觀來看,工商資本下鄉可以帶來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經營模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然而,土地歸大堆、壘大戶後,有的經營者卻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在耕地上蓋大棚、建光伏發電站,對耕地造成破壞和汙染。

隨著中國城鄉居民膳食結構升級換代,水果等經濟作物市場需求量變大,城鎮化也催生了大量苗圃作物市場,這成了一些農民和地方“改經退糧”、發展特色農業的現實動因。

但問題在於,中國根據14億多人口的現實,劃出18億畝耕地紅線,平均下來每人僅1畝多點,這些耕地是保證糧食安全的“底線”,侵佔不得、破壞不得、退守不得。如果盲目“改經退糧”,任由耕地“非糧化”趨勢蔓延,就會影響到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怎樣更好地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呢?2017年,國務院出臺相關指導意見,提出“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限制區域內耕地種植作物型別。在具體實踐中,一些地方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值得借鑑的經驗。

比如,筆者在浙江某市調研時發現,當地政府把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到具體地塊,並透過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進行監控。鄉鎮幹部介紹說:“現在的技術非常厲害,農戶換一磚一瓦都能監測到,如果區域內出現疑似問題,鄉鎮需要向上級說明情況。”

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關鍵是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要讓農民種糧有甜頭有盼頭。有的地方推出政策,讓生產糧食者多得補貼,而且補到真正種糧的農民手中。例如,某地種一季稻可獲補貼350元/畝;種雙季稻,可獲補貼700元/畝。再加上各類生產補貼,總補貼可以達到每畝1000元左右,穩定了農民的種糧收入預期。

可行的辦法是逐步落實糧食生產功能區規劃,適當激勵種糧農戶,新增補貼向種糧農戶傾斜,幫助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化服務問題。

同時,也要看到,防止耕地“非糧化”並非只能種糧食,而是要將有限的耕地優先用於糧食生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適度發展棉、油、糖、菜等經濟作物。面對一些地方已形成的特色種植產業,更不能“一刀切”地砍果樹、鏟苗木,需逐漸引導。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諄諄告誡:“越是有糧食吃,越要想到沒糧食的時候。我反覆地講,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決不能在吃飯這一基本生存問題上讓別人卡住我們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