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024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陸麗環報道 12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佈了2021年11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彙總情況。今年11月,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024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6483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1159人。這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連續第99個月公佈月報資料。


  從處理幹部級別看,查處地廳級、縣處級、鄉科級問題數,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人數,給予黨紀政務處分人數比10月均有增加。其中,查處鄉科級及以下問題數10272起,比10月的7065起上升45.4%。


  從查處問題型別看,“在履職盡責、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嚴重影響高質量發展”方面,共查處問題4729起,佔查處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總數的83.1%。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問題1783起,位列查處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首位。此外,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吃喝三類問題佔查處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總數的74.7%。


  元旦春節將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盯節點加大查處問責和通報曝光力度,督促各單位做好節前廉政教育提醒,教育引導黨員幹部風清氣正過好節。





評論 | 馳而不息加強基層作風建設


  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基層單位是聯絡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把人民至上的立場落實到作風建設上,必須抓好基層作風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並不斷向基層延伸,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有效發揮,基層幹部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精氣神持續提升,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奮進新征程,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要繼續抓住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這個核心問題,多措並舉推進基層作風建設,以加強和改進作風的新成效進一步贏得群眾信賴和支援,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


  加強基層作風建設,必須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標準。不正之風在基層有多種表現形式,有的在維護群眾利益上不擔當不作為,有的作決策、抓落實簡單化、亂作為,有的吃拿卡要,漠視侵害群眾利益。一些地區農村改廁“一刀切”、不顧群眾意願大規模遷移砍伐城市樹木、“暖氣不暖”等問題就是其中的典型。這些問題具體形式不同,但反映的都是一些領導幹部黨性不強、宗旨意識不牢、政績觀有偏差。加強基層作風建設,要教育引導領導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作決策、幹工作多從群眾角度出發、多為群眾考慮,切實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基層作風建設成效的標準,以作風建設新成效贏得群眾的掌聲。


  加強基層作風建設,必須靶向糾治群眾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一箇問題一箇問題解決,以實實在在的變化讓群眾更加“有感”。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不一,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有差異,要找準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發力推動解決,不搞“一刀切”。圍繞防返貧監測幫扶、產業專案資金使用、民生保障等加強監督,堅決整治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民生專案擺樣子、“視窗腐敗”、優親厚友、虛報冒領等問題,推動各項富民惠民、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實落地。緊盯公款吃喝、違規發放津貼補貼、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借婚喪喜慶收錢斂財等基層享樂奢靡突出問題,把強化監督執紀與促進完善制度結合起來,深入治理、取得實效。聚焦縣鄉領導幹部“關鍵少數”,關注村(居)幹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強化監督約束,嚴查違規違紀違法問題,以“關鍵少數”持續向好的作風狀況帶動絕大多數改作風樹新風。


  加強基層作風建設,必須強化上下一體抓作風的工作格局。好作風是管出來的,也是帶出來的,要堅持糾樹並舉推進基層作風建設。各地區各部門要以良好作風作決策、抓落實,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以上率下、層層示範帶動。一些不正之風表現在基層、癥結在上面,上級機關要把自己擺進去,深入查詢問題,上下聯動進行整改。省、市兩級既要以釘釘子精神改進本級作風,又要著力加強對縣級以下單位作風建設的督促指導和幫助,綜合運用督導檢查、提醒談話、業務培訓等方式,推動基層作風建設走深走實。縣級要結合實際,以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為動力,建立健全“縣統籌抓鄉促村”工作機制,在整合監督力量、推動監督下沉中深化糾治“四風”,切實做到上下貫通、一體推進糾治“四風”工作。


  元旦、春節即將來臨,節點就是“考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立足職責,監督推動各地區各部門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關心關愛睏難群眾的各項決策部署,以嚴實作風做好睏難群眾社會救助、取暖補助、監測幫扶等工作,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治理力度,堅決兜牢民生底線。要著力圍繞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災害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方面,發現和糾治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以嚴密作風防線築牢安全底線,確保人民群眾度過喜慶安康的節日。(紀鋒)